【天天调研团】医药跑输人工智能四季度尚能饭否?投资牛人为您详PG电子- 百家乐- 彩票麻将糊了PG电子试玩解投资机遇
2025-09-15PG电子,百家乐,彩票,麻将糊了,PG电子试玩
今年医药板块经历了一轮过山车般的行情。从长期的低迷调整,到创新药企业的异军突起,随着一批中国创新药企在研发突破、海外授权(BD)上取得重大进展,医药主题基金似乎一夜之间焕发新生,收益表现格外抢眼,让坚守的投资者看到了曙光。然而,随着医药板块的快速上涨,近期市场出现了震荡,部分资金选择获利了结逢高离场,让不少投资者心生疑虑:医药行情还能延续吗?这次震荡是行情的转折点,还是新一轮上涨的蓄力阶段?如果医药板块仍具备长期投资价值,又应该如何重新布局?本次调研天天基金特意邀请到了上银医疗健康混合C的基金经理杨建楠女士,来分享医药行业最新市场观点等内容,说不定能给家人们带来更深度的理解!
先给宝子们介绍嘉宾:杨建楠女士,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士,上海社科院产业经济学硕士;拥有 9 年从业经验,具备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背景,长期接受医疗医药领域系统性学习。同时也拥有实体生物科技公司工作经历,能够从产业实体视角更深入地理解医药行业的发展逻辑与内在规律。历任上海天昊生物科技储备干部,长江证券分析师,建新资管研究员等职务,擅长产业趋势研究,逻辑思维能力强。2022年2月25日担任上银医疗健康混合C的基金经理,近6个月净值增长率45.72%,近1年净值增长率67.89%,现在基金资产规模有2.16亿(2只基金)。(截至2025-9-12 数据来源:天天基金)
杨建楠经理指出8 月创新药行情平淡,主要因大药企休假导致购买动作暂停,属于短期阶段性调整,并非趋势逆转。创新药投资属于长周期行为,完整周期预计为 5-10 年,当前仅处于周期前 1/3 阶段,核心处于中国创新药资产对外授权(BD)的初期阶段。后续将经历两个关键阶段:一是跨国大药企购入中国资产后,在欧美等海外市场推进临床研值究、拓展适应症并完成上市申请;二是药品成功上市后的商业化销售阶段,整个产业价释放过程具有明显的长期性。
想象一下,从研发新药到最终在全世界销售,就像盖一栋摩天大楼,需要设计、打地基、施工、装修、开业,每一步都耗时耗力。目前中国创新药最亮眼的成绩,是把自己的新药研发成果卖给了像辉瑞、默沙东这样的国际大药厂。这就像把设计图纸卖给了最有实力的开发商,是赚钱的第一步,但远不是终点。临床研究、扩大适应症范围、申请上市、全球商业化销售等过程,每一步成功,都会带来巨大的价值释放,现在连第一步都还没走完,发展潜力是巨大的。
杨建楠经理认为跨国大药企面临严重的“专利悬崖” 问题,未来几年大量核心产品专利到期,收入下滑压力巨大。其中,大分子药物专利到期后收入可能下降 70%-80%,小分子药物收入降幅甚至可达90%。据第三方统计,到 2030 年,跨国大药企因专利到期预计将损失 2000 亿美金营收。在此背景下,大药企存在强烈的资产购买需求。上半年,肿瘤领域已出现多笔大额中国创新药资产BD交易;未来,自免疫代谢领域(市场空间与肿瘤相当或更大)有望成为新的BD交易高发领域,目前这两个领域尚未出现大规模交易,潜在空间广阔。
根据基金中期报告,上银医疗健康混合C的仓位中,创新药占比接近70%,是绝对的核心配置。此外,器械约占6%,医疗服务约占9%(科学服务、CXO这些与创新药产业链紧密相关的也算在内)。(数据来源:上银医疗健康混合基金中期报告)基金经理杨建楠坚定看好创新药的长周期机会,将大部分“弹药”集中投放在这个最具爆发力和确定性的主战场上。这就像打仗,把精锐部队都派往了战略要地。当创新药行情再起时,基金净值有望最直接、最充分地受益。